在线咨询
 
产品搜索:
 
昊昱首页 关于昊昱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研发中心 营销中心 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昊昱新闻
IC 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C 动态
 
多核处理器入侵触控IC厂岌岌可危
更新时间:2012/7/18    |    阅读次数:994次
 
  触控IC在平板装置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平板装置品牌厂为节省制造成本并简化系统设计,已开始采用内建触控演算法的多核心处理器,取代原本的触控IC。如Google日前推出的Nexus7所搭载的Tegra3四核心处理器,即内含辉达(NVIDIA)自行研发的DirectTouch演算法;此对触控IC厂在平板市场的发展将造成不小冲击。
  
  Gartner半导体应用与元件首席分析师邓雅君指出,多核心处理器导入触控演算法的设计趋势,将冲击触控控制IC业者在平板市场的出货成长。
  
  顾能(Gartner)半导体应用与元件首席分析师邓雅君表示,由于平板装置的触控面板尺寸较智慧型手机大,其触控控制IC所需的成本也较高,因此在多核处理器中导入DirectTouch演算法,将可使过往触控控制IC所执行的作业,全部转移至处理器运行,有助减少平板装置中的零组件数量与占用空间,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节省制造成本。
  
  邓雅君进一步指出,目前Nexus7平板即导入DirectTouch演算法,藉由此一技术不仅可让多核处理器执行触控面板X、Y轴座标资料判读的任务,更可利用额外的一个核心改善触控反应,并增加触控的精准度。更重要的是,可省掉触控控制IC、减少电磁干扰(EMI),进而简化系统设计,让产品能更快面市。
  
  事实上,除辉达已在其四核心处理器导入DirectTouch演算法,并应用于Nexus7平板外,德州仪器(TI)与高通(Qualcomm)亦已计划在各自新一代处理器中加入类似的演算法,届时将对赛普拉斯(Cypress)、新思(Synaptics)与爱特梅尔(Atmel)等触控控制IC供应商在平板市场中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多核处理器加入触控演算法可望在平板电脑中成为新的设计趋势,但现阶段仍难以取代智慧型手机中的触控控制IC。由于智慧型手机的触控控制IC价格较为便宜,且使用者大多只使用两指触控,OEM毋须花费高成本添购复杂的触控演算法;反观,平板的触控控制IC因效能要求高,且须支援多指触控,成本相对较昂贵,遂成为OEM首要欲节省的零组件之一。
  
  据了解,包括仁宝、广达等原始设计制造商(ODM)都已在今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中展示多核处理器导入DirectTouch演算法的系统设计平台,以藉此提供平板电脑品牌厂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设计方案,抢攻低价平板市场。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打印】   |    【关闭】
 
 
下一则:分布式光伏迎来春天 [2012/7/18]
上一则:景气有虑 半导体Q3恐不旺 [2012/7/18]
 
 
武汉昊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版权所有   电话:027-82666619    鄂ICP备05003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