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产品搜索:
 
昊昱首页 关于昊昱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研发中心 营销中心 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昊昱新闻
IC 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C 动态
 
光伏产业应理性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更新时间:2012/8/17    |    阅读次数:1072次
 
  能源危机已经不再是为危言耸听的话题,面对能源供应短缺、物价上涨状况,能源的获取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于是我们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关注光伏产业的发展。
  
  从最初试探性的开展,例如: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开始展开对光伏建设行业的支持,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开展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并对农村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等给予定额补助;到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太阳能专题提出相关的规划,并订立“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达到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再到目前的产业危机,可以看到光伏在跌宕的市场中发展着。
  
  市场的需求,政策的扶持,必然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机会,呈现出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2011年1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首次将光伏产业定位为中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和新兴能源支柱产业。2010年国内光伏装机量超过380MW,同比增长约180%。2011~2012年,在太阳能电站特许权招标,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以及各地方政府示范项目的驱动下,国内光伏装机容量未来两年将保持翻番增长。
  
  然而发展的同时潜藏的危机,最直接的便是产能过剩,行业专家指出中国的光伏产能估计在40GW左右,而世界目前每年能够销售的光伏组件却仅为25GW左右。产能过剩致使企业被迫在价格上开战,造成企业利润的下降,加之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影响,其中欧美各国纷纷调低光伏补贴政策,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加速我国光伏企业生存状况急剧恶化。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指出,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尽管近期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开展新一轮的政策扶持,但目前市场的产出利用比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企业不能一味的依托政府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企业从自身进行产业的优化,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市场“浪淘沙”之后,最终屹立不倒的企业才能与市场协同发展。
  
  光伏戴着“战略能源地位”的光环,受重视无可厚非,但不应被盲目的发展,理性的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真正实现让光伏能源服务大众,实现其价值。
  
  
[来源:solarF阳光网]
 
【打印】   |    【关闭】
 
 
下一则:LED照企如何应对经销商的抢夺战 [2012/8/17]
上一则:重压下以退为进 施正荣卸任尚德CEO [2012/8/17]
 
 
武汉昊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版权所有   电话:027-82666619    鄂ICP备05003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