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产品搜索:
 
昊昱首页 关于昊昱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研发中心 营销中心 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昊昱新闻
IC 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C 动态
 
半导体制程再微缩 经济效益惨淡
更新时间:2011/11/2    |    阅读次数:1041次
 
  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TSMC)资深研发副总裁蒋尚义(Shang-YiChiang)在日前于美国举行的ARM技术论坛(TechCon)上表示,在接下来十年以FinFET技术持续进行半导体制程微缩的途径是清晰可见的,可直达7nm节点;但在7nm节点以下,半导体制程微缩的最大挑战来自于经济,并非技术。
  
  蒋尚义表示,他有信心半导体产业将在接下来十年找到克服7nm以下节点技术障碍的解决方案;但也指出,新技术虽然能实现7nm以下节点制程芯片量产,却可能得付出高昂代价:“当制程节点演进,我们也看到晶圆制造价格比前一代制程增加了许多。”
  
  在ARM技术论坛的另一场专题演说中,EDA供货商CadenceDesignSystems旗下SiliconRealization部门的资深研发副总裁徐季平(Chi-PingHsu),演示文稿了半导体制程从32/28nm节点过渡到22/20nm节点的制程技术研发成本增加幅度;他举例指出,如果32/28nm节点需成本是12亿美元,来到22/20nm节点,该成本规模将增加至21至30亿美元。
  
  至于芯片设计成本,则会从32nm节点所需的5,000万至9,000万美元,在22nm节点增加至1.2亿至5亿美元。徐季平并指出,在32nm节点,芯片销售量需要达到3,000至4,000万颗,才能打平成本;但到了20nm节点,该门槛会提高至6,000万至1亿颗。
  
  FinFET是一种3D晶体管技术,目前正初步获得芯片制造商的采用;大厂英特尔(Intel)则是将其3D晶体管技术称为“三闸(tri-gate)”,业界预计该公司将在今年底推出采用3D晶体管技术所生产的22nm芯片样品。蒋尚义表示,22nm节点会是半导体产业采用平面晶体管技术(planartransistor)的最后一个时代:“在此之后,该技术就会功成身退。”
  
  
[来源:华强电子网]
 
【打印】   |    【关闭】
 
 
下一则:联电成和舰最大股东 未来要全面拥有和舰 [2011/11/2]
上一则:台积28纳米制程 战力加分 [2011/11/2]
 
 
武汉昊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版权所有   电话:027-82666619    鄂ICP备05003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