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厂商准备过冬 产业链开始进行联盟或整并 |
|
更新时间:2011/11/14 | 阅读次数:908次 |
|
根据集邦科技旗下绿能产业研究部门EnergyTrend,由于产品价格不断滑落,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台湾太阳能厂商获利受到极大压缩;面对此波价格急速下滑的状况,厂商都已降低稼动率,甚至有厂商将产线暂停生产来因应。另一方面,现货市场抛货的动作仍然频繁,但成交量有限。EnergyTrend指出,目前贸易商的价格履创新低,显见厂商仍然面临极大的库存压力。 针对产业现况,EnergyTrend表示相关厂商都表示已有过冬的打算,但面对如此严峻的产业环境,产业链厂商已开始进行策略联盟或是整并,从获利与供需二大方向着手,来解决目前陷于杀价竞争的红海市场。 分别从两岸的厂商来看,目前以中国大陆的保利协鑫动作最为积极,一方面保利协鑫仍持续扩产计划,利用其规模与成本优势在晶片(wafer)市场持续攻城掠地;另一方面保利协鑫也积极布局下游系统整合与电厂标案,将触角伸入终端市场,掌握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另一方面在电池与模组等零组件方面则是寻求合作夥伴。 而在台厂方面,受到本身定位的影响,目前多采取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进行合作,或是彼此之间的策略联盟,以增加产品的出海口与降低个别厂商的库存风险,进而远离杀价竞争的红海市场。例如广运集团与保利协鑫的合作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透过广运与旗下太极能源在自动化设备、电池、与模组的布局,再经由与保利协鑫的合作关系顺势进入中国的电厂标案市场。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台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