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产品搜索:
 
昊昱首页 关于昊昱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研发中心 营销中心 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昊昱新闻
IC 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C 动态
 
瑞晶预计提前转进30纳米制程
更新时间:2011/11/24    |    阅读次数:1088次
 
  DRAM报价直逼历史低价,在DRAM产业笼罩一片低气压时,瑞晶的制程转进速度仍是一马当先,原本预定2011年底前旗下所有产能都全数转进30纳米制程,日前目标已提前达阵,但因母公司尔必达(Elpida)应部分客户需要40纳米制程产品,因此保留2万片产能在40纳米,在制程转进成功后,预计成本可进一步下滑,虽然相较于目前DRAM报价仍是亏钱,但仍是台厂中竞争力最强的业者。
  
  瑞晶一向是台系DRAM厂中制程转换速度最快的业者,旗下8万片12寸晶圆厂领先在2011年转进40纳米制程,日前又在30纳米制程上抢得头筹,且比原订进度提前1个月达阵,在全球竞争力上更上一层楼。
  
  瑞晶原本预定在2011年底前,将旗下所有产能都转进30纳米制程,但现在已提前在11月达成此目标,目前12寸晶圆厂已全数用30纳米制程技术投片,但因为尔必达客户临时希望能有部分40纳米制程产品可以出货,因此瑞晶临时保留约2万片产能用于40纳米制程。
  
  业者分析,2011年第4季以来DRAM报价受到泰国水患硬盘缺货影响,再度缓跌直达冰点,报价几乎直探历史低点,即使用最先进的30纳米制程生产也仍是亏钱,不过,瑞晶能提前完成制程转换,在技术实力上仍证明已大幅拉近和国际大厂间的竞争差距,届时若报价止跌反弹,也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根据分析,以30纳米制程生产2GbDDR3芯片含封装测试的成本约1.1~1.2美元,虽然制程微缩让芯片成本下滑,但仍卡在封测成本仍相当高,而若以30纳米制程生产4Gb芯片,成本则可降至2美元水平。
  
  由于瑞晶的生产成本极具优势,且每一世代的制程转换速度都优于原订目标,是少数有机会追赶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海力士(Hynix)等韩系大厂的DRAM厂,瑞晶母公司尔必达在成本考量,加上日币大幅升值下,未来也会加速将DRAM生产基地移到瑞晶生产,以符合PCDRAM的生产竞争力。
  
  
[来源:elecfans]
 
【打印】   |    【关闭】
 
 
下一则:IC设计奥运会 台联发科入选 [2011/11/25]
上一则:2011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 [2011/11/24]
 
 
武汉昊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版权所有   电话:027-82666619    鄂ICP备05003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