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仪助洗牌 台类比IC竞争力差距扩大 一线大厂升级加速 |
|
更新时间:2012/2/10 | 阅读次数:960次 |
|
虽然德仪(TI)利用12吋晶圆厂生产电源管理IC产品的消息,自2010年下半以来就困扰着台系类比IC供应商,不过在台湾一线类比IC供应商增加资本支出、重新升级产品线及成本结构竞争力下,德仪提前帮台湾类比IC产业秩序洗牌的现象,已开始反应在台系一线类比IC供应商2011年第4季毛利率全面反弹,2012年第1季业绩正向看待等营运转佳的成绩单上。 而2012年市占率止跌回升,也是台系一线类比IC供应商龙年许下的最新心愿。 台系一线类比IC大厂指出,德仪为12吋晶圆厂寻求出海口的策略,反应在其2011年购并国家半导体(NS)扩增产品线、客户数及市占率策略上,确实人尽皆知。不过以德仪一家类比IC产品线多达万余种,客户数多达上千家规模,硬说德仪要跟台系类比IC供应商竞争,是有点把台系类比IC设计业者的市场地位捧上了天。 说穿了,德仪仍是以侵蚀外商市占率为优先作战目标,因为从其他外商手上所夺下的市占率,才是真正有利可图,在台厂手上抢下的订单,绝对是纯打工性质,有办法不赔钱都算万幸。 因此,德仪2010年以来先抢市占率再说的策略,似乎对在标准型类比IC市场着墨颇深的台系类比IC供应商伤害不小!,但在德仪已慢慢发现,抢到的全球类比IC市占率必须有效升级,改以其他外商为主,方有机会成长下,台厂这些早已微薄利润的标准型类比IC市占率,已不再是德仪心中首选。 随着台系一线类比IC供应商也开始动用资本支出,祭出产品线升级动作下,自2011年下半起,包括立锜、致新也开始利用8吋晶圆来设计量产最新电源管理IC产品后,2家类比IC大厂结算2011年第4季毛利率的有效回升,可看出其升级效应。 产业界人士也表示,若没有德仪在2011年的穷追猛打,台湾类比IC产业早让出现的版图重整与市场秩序洗牌动作,恐怕得再拖上3~5年,才会见到台系类比IC供应商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产品、市场及客户升级动作。 而在立锜、致新等一线类比IC供应商已全面启动8吋晶圆厂生产的市场应变策略,聚积、IML及昂宝等利基型类比IC供应商也有不错的新兴产品及市占率,得以支撑公司?Z成长动力下,2012年将是台系一线类比IC供应商营运提前触底回升的关键时刻。 [来源:DIGITIMES] |
|
|